English

北京六月“秋高气爽”

1998-06-09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新 我有话说

京城的初夏在一片凉意中度过。进入6月份,这种情况仍在继续。多雨的天气,可达摄氏12度的最低气温,特别是由昏入夜时寒凉的微风,常常使人骤感“秋凉”。北京市气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5月底北京的日平均气温比前些年低1摄氏度。6月份以来气温比往年平均低2摄氏度。于是,便出现了种种传闻。联系数日前丰台的地震,有人认为目前的异常天气是大震前兆;有的则直接致电本报,反映异常的天气正在引发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为什么“厄尔尼诺”走了之后,北京还会出现天气“异常”呢?这种“异常”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对于天气的变化,北京市民们变得特别敏感起来。

对于记者关于是否有肠道传染病流行的询问,北京宣武医院的邢医生给予了明确的否定答复:“从近期门诊情况看,并未发现肠道病患者增多的趋势。从6月1日开始,医院肠道门诊24小时开诊,但就诊人数与往年相比没什么变化。肠道门诊主要在7、8、9三月多发,主要是气温高,细菌易于繁殖,并且人们吃冷饮等冰冻食物多造成。看不出现在这种低温天气与肠道疾病的发病有什么关联。”该院急诊科表示,近期主要是心梗、脑血管病患者增多,与天气无关。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一位医生讲:“尽管近期急诊量有时比去年同期增加,特别是留观病人都已排满,但主要是老年病患者,以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炎症为多,这些病并不是不良天气引发,而是北京老龄化的发展结果。

至于将发大震的传闻,北京市地震局高副局长这样说,尽管一些大震与发震地区的气候背景和中短期天气变化有一些关联,比如震前该地区出现干旱、洪涝,或震前几天出现气温、气压、降水等天气现象的变化,但天气情况只能作为大震预报的一个参考,仅凭天气变化来推断地震不是特别科学合理。近几年大震较为集中的中国西北地区就未出现这种变化特征。更谈不上将天气变化用于中小地震的预测。前段时间北京地区地震活跃,但近期的气候变化与此无关,也不是地震将发的前兆。根据目前监测的情况,北京在近期内没有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迹象。北京地震局目前正严密监测,有关方面希望广大市民不要信谣传谣。

6月低温的最大受害者当属冷饮和西瓜摊主。虎坊桥的一个冷饮摊主无奈地说:“与往年这时候相比,现在每天要少卖百八十元。以前一个半天能卖100多元,今天整整半天才卖了30多元。赶上下雨天我干脆就不出来了。”西瓜摊则更惨,都到6月中旬了,在街面上还是零零落落成不了行市。

据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王桂田先生介绍,造成近期低温的原因是由于从极地来的冷低涡在华北地区维持的时间比较长,出现较多的多云降雨天气,日照相对减少。从与往年的比较看,目前尚在正常范围内,不能说是异常天气,估计这种天气将在近一两天内结束。据气象局预测,今年将不会出现去夏高温酷热、夏季延长的情况,今年夏天的总体温度将与更前的几年接近或略低。对于一年前备受酷热煎熬,前些天又着实为“天凉”担足了心的北京市民们,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